【台北】與原住民朋友再次見面
- Carina
- Dec 4, 2017
- 3 min read
Updated: Dec 25, 2017
台北 烏來 2016年6月17日 天氣:雨



本來去烏來不是在計劃內,吃過午餐就坐捷運到新店,跟服務中心的職員確認公車站位置,雖然改到另一旁,但是仍然感到很熟悉,回憶一下子湧出來。等了一會兒就坐公車到了烏來,去烏來真的很方便。


在老街走進了上次沒看的博物館,看過資料便進入了一個有很多手作品的空間,有位阿姨在做手工,我在看手繩的時候,有兩個小女孩在推銷,我不是個喜歡小孩子的人,可是不禁讓我跟她們聊了幾句,她們很會說話,帶著童真地表達,並不是那種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推銷手作品。她們是同學,過來幫忙一下,而我也八卦了一下是不是阿姨的女兒,但兩個都不是。
道別後買了一根山豬肉腸吃,問過店家台車是不是還沒修好,因為之前颱風破壞了台車,我也好久之前有看過消息。沒法坐台車,所以我慢慢徒步走上勇士廣場,其實這段路很好走,只是走著開始下雨,而我到達時雨勢開始增強。我本來不知上面環境變成怎樣,到達時便看到好多桌椅,也有部小貨車,而我的朋友大哥哥和一個男生就坐在那邊,大哥哥帶著很複雜的表情,但是仍把我認出來。


坐在那邊點了一杯咖啡,過了兩年,大家生活上都有改變,他最大改變恐怕就是結了婚、生了小孩,而我還是獨遊台灣。他知道我單身,一直在推薦旁邊的日本朋友,然後那位日本朋友講得一口流利的國語,聽著根本像台灣人說話,只是我會比他反應更快,畢竟我從小到大看的都是中文,由國語轉換自己懂得的意思會更迅速。
大哥哥的太太是日本人,所以他會講日語,中間他們兩個偶爾說著日語,我都聽不懂,可惜是出發前有段時間我有考慮過多修讀一科語言(日語或韓語),聽著就像我去了別的地方,我人真的在台灣嗎?自問自己會四種語言,面對不懂的語言真的很不知所措,但是我還是覺得世界大同,從肢體和臉部表情會略猜到一二。
隨著雨下得愈來愈大,很無語啊!我有點不舒服,加上時間不早,大哥哥他們要收拾東西關門了,我也要離開。聽著大哥哥問我住宿在哪邊,說日本朋友住在附近的區,感覺暗示可以讓日本朋友載我下山,但是我卻關心我背包中的相機啊!如果日本朋友載我下去,坐摩托車我會淋雨,我怕我的相機會壞,所以我寧願撐傘徒步走下去。
老是聽著別人講「天為你關了一扇門,卻為你開了一扇窗」,然後真的像中頭獎多了一扇窗。走了不久,旁邊有輛私家車經過,裡面的大哥說可以載我下去,我拒絕了幾次還是想賭一把⋯如果在別的地方我沒把握,但是在烏來原住民的樣子還是能認出來,對於自己認識的朋友印象太好,我認為眼前這位路過的大哥可以信賴,所以我坐了我第一次的順風車!
我未上車前都是簡短幾句「不用啦,謝謝」之類,因此順風車大哥以為我是台灣人,講多幾句他知道我是香港人,他剛還帶了一群香港學生導覽,所以很容易聽出我的口音。載我快到公車總站時,他看到公車快要開了,問我要不要上這班公車,我說我想坐,於是他載我到前一個公車站,我想公車站的人應該傻眼有人在私家車下來,接著換公車⋯

回到台北車站死撐地吃了一頓明明很美味的晚餐,我也想不起想味道了,只憑照片回憶,回到青年旅館洗澡後便吃藥睡覺,等不了之前在青年旅館認識的朋友回來已逼不及待要睡。


如果我媽看到這篇,會不會以後不讓我獨遊?
其實上了車後,我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剛過了生日,人就很有膽量?很有勇氣?
備註:2017年徒步走在小琉球,又有男生路過願意載我一程,然後我拒絕了。有些堅持,我還是堅持的,我說過經過烏來這次順風車,不會隨便再坐順風車。我不要把自己當成Tony Jaa那樣能打,我什麼都不是,只是個隨時說話比很多男生還要Man還要聲音響亮的小不點,我提醒自己只是我運氣好,不要再掉以輕心。
Comments